现代教育中有一个不断受到强化的观念,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随着这种讨论的深入,人们还不知不觉地将“灌输知识”同“应试教育”、“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同“素质教育(或能力教育)”分别等同起来。现代教育中有一个不断受到强化的观念,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随着这种讨论的深入,人们还不知不觉地将“灌输知识”同“应试教育”、“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同“素质教育(或能力教育)”分别等同起来。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数字化时代,这种现代教育理念又在技术层面获得了新的强有力支持。许多人现在相信,人的大脑中即便储存了再多知识,也敌不过一个最小型的图书馆。如果说纸质时代知识和信息检索成本高昂、需要人脑储存一些必要知识的话,今天这种技术障碍已经荡然无存。因此,人脑只有掌握“死的知识库”所不具备的“活的思考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我将上述这种仿佛已成为教育领域“政治正确”的观点看成一种典型的夸夸其谈。这种基于技术进步的新版“知识无用论”如同几十年前的旧版“知识无用论”一样有害。
这里面的根本问题在于,图书馆里堆放的书籍或数字化文件与人脑中记忆的知识存在着本质区别。前者只是一些零散而无机的信息,未经任何结构化;后者则是有机的信息网络,不同信息之间有着能动关联,随时可能激发出新的信息。
一本书,当它放在书橱里或存在电脑里时,它根本不是知识。只有当它被人的大脑吸收后,才称得上真正的“知识”。人的记忆并不是信息的机械堆放,而是对信息进行结构化的再创造过程。为什么同样一本书,不同人的读后感会南辕北辙?就是因为不同大脑的这一结构化过程也是不同的。
我当然不会反对教育的最高理想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这个理念,然而独立思考能力并不是一种可以“独立地”存在的东西,它需要依附于必要的“内容(材料)”之上。换句话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决定了独立思考能力所能达到的高度。
如果一个学生连甲午战争究竟发生在哪个时代、哪两个国家之间、原因和结果……都搞不清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概况一无所知,我们能够期待他对甲午战争发表真正有价值的“独立思考”吗?
这就回到了我上文讨论过的那个问题:独立思考必须根基于有机的知识。而所谓有机的知识,就是经过人脑结构化的信息,每一个信息片段都能在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中被安置在最合适的位置。这需要这名学生对当时中国、日本、东亚,乃至世界格局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清晰的认知。
这些认知绝不是通过检索就能获得的,因为它们需要人们高度的智力参与。这是一个知识构造过程,而检索仅仅是这一过程中最基础的功课。
这还只是最简单的例子,在更多的问题上,如果我们不掌握基本的知识,可以说我们连正确地检索都不可能。
以上来自长沙企业网络营销公司易图转载,不代表我司立场。
因此,现在迫切需要重新修正教育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传授知识”这两方面的关系。在我看来,二者既不是对立的,也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我毫无保留地同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比“向学生传授知识”困难得多。但“困难”和“重要”并不是一回事。这句话不能糊里糊涂地理解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比“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更不能理解成“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不重要的。
我很担心当代教育过度鼓吹“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而贬低“知识积累”,会让许多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产生一种自己也有机会像天才那样横空出世、一蹴而就的错觉或妄想,进而寻找逃避枯燥刻苦的基本知识训练的理由。这样的人终将沦为只会耍嘴皮子的闲人,他们将因为自作聪明而一事无成。
以上来自长沙企业网络营销公司易图转载,不代表我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