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当代中国经济”长江特聘教授张军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不能认为互联网产业就是“虚”的经济。
张军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显现。近年来,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引导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时代周报、时代财经即将于4月11日举办主题为《改革力量—探寻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2017影响力 中国 春季峰会”。论坛前,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当代中国经济”长江特聘教授张军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不能认为互联网产业就是“虚”的经济。
时代周报:困扰政府、市民的高房价主要问题在哪?
张军:在高房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并不是特别尖锐。房价的问题实质是大城市的问题。大城市是经济活动中心,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几十年来,大城市人口数倍增长,对房子有巨大需求。
大城市的土地指标是按照户籍人口核定的。建设用地指标根据常驻人口来,没有考虑导入人口的存在。大城市供求矛盾尖锐,土地的供求失衡助推了房价高涨。
时代周报:应该如何解决呢?
张军:这个问题将来还是要通过规划来解决,城市规划进行要更长远的布局,什么人住在什么地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可以借鉴,不能过分集中在城市里面,要分流。这就要求我们公共资源的分配,要合理布局,这要搞城市规划的人来思量。但这只能使得问题得到缓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时代周报: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建议,要提高制造业的占比,到2020年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占比不要低于30%。你怎么看呢?
张军:“脱实向虚”的判断要严格清晰地界定。资金去了资产部门、房地产等这些产生资产泡沫的部门,它们对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不大或者说没有什么贡献,这是一种“脱实向虚”的表现。
但一些新兴行业,像阿里巴巴、微信,长沙企业做网站等,也是实体经济,但这些行业不一定需要那么多固定资产投资。这是服务业,不能算是工业,但这些新兴行业实体经济有很大的贡献,就不能认为互联网产业就是“虚”的经济。一些PE、基金对实体经济的贡献也很大,并不能认为就是“资金空转”。
我认为,现在舆论对“脱实向虚”的判断有所夸大。做这个判断时,应该考虑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制造业、服务业划分标准沿用了十多年了,这十年间经济结构和内涵发生很大变化。再按这个标准划分,不见得很好地捕捉了经济结构变化。更不能简单认为被划入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的服务业就对实体经济没有贡献。要有一个严格、谨慎的定义来界定“脱实向虚”,要挤掉一些被扩大、被夸大的经济活动。
时代周报:金融领域深度对外开放是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本轮深化对外开放担当重要角色。近日有消息传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利用外资方面或将有新突破,允许外资企业在中国主板、创业板上市,在债券市场融资。消息一传出备受各方关注,当前在国内尚有几百家企业等待IPO,湖南企业做网站等,而上海自贸区外资企业可先行先试上市。你怎么看呢,操作起来难度大吗?
张军:目前全球格局下,中国肯定是要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中国在资本市场的开放上,一直是非常谨慎的。如果立马全部开放,会面临很大风险,金融波动很大,对实体经济有很大影响。用得好就好,用不好就是自毁长城。
目前尚不具备全部对外开放,就采取局部的政策试验田来进行探索,这样会比较稳妥。这是一个改革,是由试验驱动的改革,这是我们过去成功的经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