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不用挤地铁等公交,只要点一下APP,空调巴士就会准时在约好的地方等你,一人一座,轻松上下班。巴士集团宣布12月5日起开通“定制公交”,这在上海传统公交企业属于首次。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传统公交企业面对不同需求,积极谋求转型值得肯定。业内人士表示,传统企业进入“互联网+公交”,有利于做大市场,乘客获得更优质的乘车体验值得期待。但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除了发挥线下优势外,如何进行线上深度开发和大数据综合运用,才是这条路走得更好更长远的关键。
定制巴士不是新鲜事
定制巴士对于上海的上班族来说,并不是新鲜事物。2013年7月,一家名为“直通吧班车”的网站上线,开线条件是每条线路须有40人以上申请,计费则按每月会员费299元、每次乘坐时再按路线长短支付5元至11元车费的标准计算。以每月22个工作日计,乘坐定制班车的每月消费为519元。仅仅1个月后,原本计划在当年9月正式开通的定制班车线路全部“跳票”“无期限暂停”,运营方的解释是“提供包车服务的服务公司宣布停止合作,导致‘无车可租’”。
那么,巴士集团此次推出的“定制公交”是什么样的呢?据介绍,定制公交只在早晚高峰时刻开通,点对点直达,中间不另设站点。对需求量大的地方,会在半径1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设立几个站点,同时增开车辆。车辆全部由巴士集团提供,为纯电动环保车,分31座和35座两种车型,票价将在对乘客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后确定。前期,他们在“e乘巴士”APP上推出了10条线路,由乘客投票,票数多的线路将优先开通。此外,如有这10条线路以外的乘车需求,可以点击APP上一个“定制上下班路线”按钮。只要输入“家的位置”、“上班位置”、“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提交即可。运营方将根据需求,增加新的线路。
先行者谋求行业突破
记者注意到,“直通吧班车”的无果而终并没有影响定制巴士在申城的发展,自去年5月“小猪巴士”在沪率先落地以来,目前在本市开展相关业务的已有嗒嗒巴士、小龙巴士等诸多企业,然而和风生水起的打车软件相比,定制班车的发展始终不温不火,特别是通勤线路比高峰时更是出现大幅回落。究其原因,除了平台企业在线下服务方面存在软肋外,盈利模式也是一大难题。
本报在去年12月针对定制巴士的调查中发现,由于点对点服务,定制巴士受到了不少上班族欢迎,但车况不佳、时不时误点、服务水平低、莫名停运等不愉快体验,也让乘客感到有些无奈。
对此,小猪巴士上海地区总经理张卓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定制巴士在申城去年经历了野蛮扩张期,平台之间的线路之争异常激烈。“盲目追求规模,缺乏对线下服务关注,当时的乘客投诉率确实很高。”张卓元说,公司落沪时有9条线路,峰时有百余条,目前维持在10条左右,主要原因就是想解决服务问题。“目前已形成了相关制度,如用户可在发车半小时前进行退票和改签;如果车辆出现临时维修无法提供服务,将对用户提供优惠券赔偿;对司机进行定期培训,每位新入职司机进行新员工培训等。”他表示,近几个月投诉率大幅下降,未来将以每月新增20条的线路进行推广。
通勤线路规模扩大,合适的盈利模式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张卓元说,依靠通勤线路实现收支平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除了提供通勤线路外,还提供企业班车定制、智能包车、接驳线路等业务,获取更多用户;此外,运用大数据提供增值服务,比如定向广告、异业合作等取得营收,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盈利链,“今后,哪家平台的增值服务开发得好,才有底气把通勤线路开得更好更长久。”
湖南易图科技发展公司以推进企业互联网营销为己任,整合行业优势资源,为湖南企业开展:长沙企业网站建设,长沙企业互联网营销,企业手机网站,企业SEO优化服务,长沙企业营销策划,企业微信营销,企业手机营销,长沙企业做网站,等众多适合长沙企业网络推广的服务项目,助推企业快速发展。